暑假怎么賺錢:擺地攤賺學費
主持詞:溫州10歲的女孩周知勉家庭富裕,暑假卻擺起地攤賺學費,稱是“暑假作業(yè)”。有讀者看了此報道感嘆,現(xiàn)在的家長都太注重孩子的藝術修養(yǎng),而忽略了自理能力和處事能力。現(xiàn)在十幾歲的孩子有幾個會洗碗洗衣服?說起勤工儉學之事,贊成者不少,但實踐都微乎其微:“只是說說吶,怎么可能讓孩子去勤工儉學。”
暑假到了,對于孩子們來說,幾個月等來了自由的時間。對于家長卻是頭疼于如何為孩子安排一個科學合理的暑假。與周知勉擺地攤相反,許多家長還是給孩子報了各種培訓班,學書法、學鋼琴、學架子鼓等等。
學藝派
環(huán)境不同,側重不同
蔡爸爸:溫州孩子學練攤,廈門孩子學鋼琴。像報道中女孩是溫州的,溫州人的腦子里向來有根生意筋,相對廈門人來說,似乎鋼琴才是孩子的必修課。
社會實踐是上大學的事
成媽媽:暑假這么長一段時間,不讓孩子去上培訓班太浪費了。我給女兒報了書法班,而古箏是一直在學的,暑假也不會中斷。勤工儉學之說固然是好,但這么十二三歲的孩子還不太合適。等她上了大學,去做暑期工,那時候或許我會贊成。
黃女士:我認為孩子就應該單純些,學習是這個階段的首要任務。過早接觸社會,或許成長后會嫌我們做家長的太狠心,給他們的黃金童年時間太短。暑假學舞蹈,鋼琴考級都忙不過來了。這才是正事。
多門技藝多條路
吳先生:現(xiàn)在競爭太激烈,別人家孩子會這會那,自己家兒子不會就很被動。所以我讓兒子暑假學習架子鼓、學書法、學鋼琴,多門技藝多條路。
勤工儉學?沒有想過,那是我們六七十年代人的少年記憶吧,現(xiàn)在也不太現(xiàn)實。再說了,讓孩子勤工儉學,也沒有地方接收。像那個溫州小女孩練攤,有幾個父母舍得,現(xiàn)在社會復雜,萬一結識壞人就麻煩了。
自理派
社會實踐培養(yǎng)處事能力
曉曉媽:中學時代我們放假都會去勤工儉學的。糊盒子、賣冰棍,我記得還上山采茶葉。但這些現(xiàn)在都不可能發(fā)生在十幾歲孩子的身上。其實,我覺得趁暑期在大人引導下步入社會,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挺好。可以培養(yǎng)他們的責任心、鍛煉他們處理事情的能力。放假這些天,我女兒常常跟爸爸到同安的工廠當個小倉管員,干得可帶勁。我女兒從小學到初中一直是班干部,我發(fā)現(xiàn)她統(tǒng)籌能力比較強,能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。
地震了,會拉小提琴也未必有用
陳女士:可能因為單親家庭,我讓兒子十二歲跟著舅舅學些簡單的維修處理。前些天,他還提起要打工送賣外。關于藝術修養(yǎng)和生活能力我更看重后者。我倆有時也討論地震中,覺得獨立能力強生存希望大,如果只會拉小提琴,彈鋼琴在那種情況未必能起到作用。
要由學校組織學生社會實踐
林先生:記得我們上四五年級到中學,學校都會組織社會實踐。如果現(xiàn)在學校也會組織,家長會更放心。前年情人節(jié),我兒子和幾個同學一起上街賣花,現(xiàn)在說起來他們還挺有成就感的,賣了幾百塊吧。但他媽媽覺得有些不放心。
地攤貨批發(fā)網(wǎng)口水:溫州女孩知勉的這份“暑假作業(yè)”做得真不錯。國外的孩子也是從小就有勤工儉學的意識,為了得到一份禮物,他們會通過自己的勞動去換取。從中他們不僅得到想要的,更得到一份成長的經歷。
不過,現(xiàn)在的孩子在家長眼里都是寶,雖然很多家長對孩子尤其是初中生、小學生勤工儉學社會實踐這事態(tài)度贊成,實際反對。因為他們覺得沒有必要,一位自營公司的家長說,曾經孩子也表示假期到他公司幫著打打文件、收發(fā)郵件,他“婉拒”了:“這不是來添亂嗎?萬一發(fā)錯郵件,我損失可能就是以萬來計算的。” 其實家長在孩子成長路上,總是怕這怕那,總把他們當成“孩子”。給他們一點空間,孩子們會證明他們正在成長。就像林先生所說,如果有相關的機構來組織孩子暑假勤工儉學,家長們可能會更放心。
其實學藝與培養(yǎng)能力也不沖突,只要父母有適當?shù)囊龑А?/div>
主持詞:溫州10歲的女孩周知勉家庭富裕,暑假卻擺起地攤賺學費,稱是“暑假作業(yè)”。有讀者看了此報道感嘆,現(xiàn)在的家長都太注重孩子的藝術修養(yǎng),而忽略了自理能力和處事能力。現(xiàn)在十幾歲的孩子有幾個會洗碗洗衣服?說起勤工儉學之事,贊成者不少,但實踐都微乎其微:“只是說說吶,怎么可能讓孩子去勤工儉學。”
暑假到了,對于孩子們來說,幾個月等來了自由的時間。對于家長卻是頭疼于如何為孩子安排一個科學合理的暑假。與周知勉擺地攤相反,許多家長還是給孩子報了各種培訓班,學書法、學鋼琴、學架子鼓等等。
學藝派
環(huán)境不同,側重不同
蔡爸爸:溫州孩子學練攤,廈門孩子學鋼琴。像報道中女孩是溫州的,溫州人的腦子里向來有根生意筋,相對廈門人來說,似乎鋼琴才是孩子的必修課。
社會實踐是上大學的事
成媽媽:暑假這么長一段時間,不讓孩子去上培訓班太浪費了。我給女兒報了書法班,而古箏是一直在學的,暑假也不會中斷。勤工儉學之說固然是好,但這么十二三歲的孩子還不太合適。等她上了大學,去做暑期工,那時候或許我會贊成。
黃女士:我認為孩子就應該單純些,學習是這個階段的首要任務。過早接觸社會,或許成長后會嫌我們做家長的太狠心,給他們的黃金童年時間太短。暑假學舞蹈,鋼琴考級都忙不過來了。這才是正事。
多門技藝多條路
吳先生:現(xiàn)在競爭太激烈,別人家孩子會這會那,自己家兒子不會就很被動。所以我讓兒子暑假學習架子鼓、學書法、學鋼琴,多門技藝多條路。
勤工儉學?沒有想過,那是我們六七十年代人的少年記憶吧,現(xiàn)在也不太現(xiàn)實。再說了,讓孩子勤工儉學,也沒有地方接收。像那個溫州小女孩練攤,有幾個父母舍得,現(xiàn)在社會復雜,萬一結識壞人就麻煩了。
自理派
社會實踐培養(yǎng)處事能力
曉曉媽:中學時代我們放假都會去勤工儉學的。糊盒子、賣冰棍,我記得還上山采茶葉。但這些現(xiàn)在都不可能發(fā)生在十幾歲孩子的身上。其實,我覺得趁暑期在大人引導下步入社會,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挺好。可以培養(yǎng)他們的責任心、鍛煉他們處理事情的能力。放假這些天,我女兒常常跟爸爸到同安的工廠當個小倉管員,干得可帶勁。我女兒從小學到初中一直是班干部,我發(fā)現(xiàn)她統(tǒng)籌能力比較強,能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。
地震了,會拉小提琴也未必有用
陳女士:可能因為單親家庭,我讓兒子十二歲跟著舅舅學些簡單的維修處理。前些天,他還提起要打工送賣外。關于藝術修養(yǎng)和生活能力我更看重后者。我倆有時也討論地震中,覺得獨立能力強生存希望大,如果只會拉小提琴,彈鋼琴在那種情況未必能起到作用。
要由學校組織學生社會實踐
林先生:記得我們上四五年級到中學,學校都會組織社會實踐。如果現(xiàn)在學校也會組織,家長會更放心。前年情人節(jié),我兒子和幾個同學一起上街賣花,現(xiàn)在說起來他們還挺有成就感的,賣了幾百塊吧。但他媽媽覺得有些不放心。
地攤貨批發(fā)網(wǎng)口水:溫州女孩知勉的這份“暑假作業(yè)”做得真不錯。國外的孩子也是從小就有勤工儉學的意識,為了得到一份禮物,他們會通過自己的勞動去換取。從中他們不僅得到想要的,更得到一份成長的經歷。
不過,現(xiàn)在的孩子在家長眼里都是寶,雖然很多家長對孩子尤其是初中生、小學生勤工儉學社會實踐這事態(tài)度贊成,實際反對。因為他們覺得沒有必要,一位自營公司的家長說,曾經孩子也表示假期到他公司幫著打打文件、收發(fā)郵件,他“婉拒”了:“這不是來添亂嗎?萬一發(fā)錯郵件,我損失可能就是以萬來計算的。” 其實家長在孩子成長路上,總是怕這怕那,總把他們當成“孩子”。給他們一點空間,孩子們會證明他們正在成長。就像林先生所說,如果有相關的機構來組織孩子暑假勤工儉學,家長們可能會更放心。
其實學藝與培養(yǎng)能力也不沖突,只要父母有適當?shù)囊龑А?/div>
暫無討論,說說你的看法吧